技术文章

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/  技术文章  /  荧光溶解氧膜片:水质溶解氧精准检测的高效传感核心

荧光溶解氧膜片:水质溶解氧精准检测的高效传感核心

更新时间:2025-09-10

浏览次数:13

  在水环境监测、水产养殖、污水处理、生物发酵等领域,溶解氧含量是衡量水质优劣、保障生物活性的关键指标——如水产养殖中溶解氧不足会导致鱼虾死亡,污水处理中溶解氧影响微生物降解效率。传统溶解氧检测依赖电极法,存在膜片易污染、需频繁校准、响应慢等局限,而荧光溶解氧膜片凭借“无消耗检测、高稳定性、快速响应”的核心优势,成为溶解氧检测设备的核心传感部件,为精准监测溶解氧含量提供可靠技术支撑。​
  荧光溶解氧膜片由基底层、荧光传感层与防护层构成:荧光传感层均匀负载钌、铂等金属配合物荧光物质,这类物质受特定波长蓝光激发后,会发射出红色荧光;当水中溶解氧分子扩散至膜片表面时,会与荧光物质发生碰撞,消耗荧光能量,导致荧光强度降低、发光寿命缩短;溶解氧浓度越高,猝灭效应越强,通过检测荧光强度变化或寿命变化,即可反向推算水中溶解氧含量。整个过程无需消耗氧气与电解质,避免了传统电极法的电极损耗问题。​
 

荧光溶解氧膜片

 

  在实际应用中,在水环境监测领域,搭配在线溶解氧分析仪,用于河流、湖泊、海洋的溶解氧实时监测,助力水质污染预警与生态保护;在水产养殖领域,集成于水产监测设备,实时反馈养殖水体溶解氧水平,联动增氧设备自动调节,保障鱼虾生存环境;在污水处理领域,安装于曝气池溶解氧传感器,精准控制曝气强度,优化微生物降解效率,降低能耗;在生物发酵领域,用于发酵罐内溶解氧监测,确保微生物在最佳氧浓度下生长,提升发酵产物产量与纯度。此外,膜片防护层采用耐污染、耐浸泡材质,可在浊水、含轻微污染物的水体中稳定工作,适配复杂水质场景。​
  使用荧光溶解氧膜片时,需注意三点以保障检测精度与使用寿命:一是正确安装,确保膜片与传感器光学部件紧密贴合,避免空气间隙影响荧光信号传输;安装前需去除膜片表面保护膜,防止遮挡荧光;二是定期维护,每3-6个月检查膜片是否磨损、污染,若表面附着藻类、污垢,需用软布蘸清水轻轻擦拭,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;三是校准规范,新膜片使用前需通过标准溶液进行两点校准,确保检测数据准确。随着水质监测技术升级,膜片正朝着“长寿命、高灵敏度”方向发展,部分新型膜片使用寿命可达12个月以上,为溶解氧长期稳定监测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。​
 

分享到

TEL:64853728*8028

关注公众号